宁波市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31 04:42:31    浏览:

  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陈明哲,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刘兴景,市发改委主任、党组书记曹敬之出席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童丹霞主持。发布会现场,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宁波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社会各界关注度高。请具体介绍一下这些年宁波改革的特点。

  刘兴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坚定不移吃“改革饭”、打“创新牌”、走“开放路”,推动宁波各领域发展实现精彩蝶变。回顾这些年的改革历程,可以用“六个注重”来概括: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市委深改委的统筹作用,围绕扛起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历史使命,整体谋划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的改革实践。

  迭代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等全局性改革,纵深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绿新高、大优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集成性改革,以系统重塑带动整体跃升。比如,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持续迭代完善,营商环境评价连续5年居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

  聚焦制约宁波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突出改革破冰、改革破题。比如,通过构建现代种业体系,着力解决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通过创设移动微法院,改变传统诉讼模式,破解异地诉讼难题。

  聚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持续深化“扩中提低”“强村富民”等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七优享”等政策制度体系,一体推进平安宁波、法治宁波建设,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连续20年缩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每年滚动推进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00多项,为全国全省贡献了许多鲜活经验。比如,开展全国首个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经验做法被写入国家相关部委文件。

  引导基层创新实践,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村民说事、灵活就业等一批首创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比如,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小微权力清单,最初是由宁海县首创村级权力清单36条,通过市县联动优化完善,迭代升级后成为全国基层乡村治理的重要制度。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对此,宁波在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时,是如何把握和贯彻的?

  陈明哲:这次市委全会对宁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整体谋划和系统部署。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共14个部分、61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需要攻坚的引领性改革。第二板块是分论,全面部署各领域改革任务。第三板块主要是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等。主要内容和精神体现了“六个相统一”:

  对标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要求,提出宁波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确保上级部署贯通到底、见行见效。同时,秉持走在先、闯在前的目标追求,坚持高定位、高质量、高标准,谋划提出一批创新性抓手和突破性载体,努力探索新解法。

  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紧紧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入谋划、因情施策、对症下药,着力破解宁波发展新的“成长的烦恼”,确保改革始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部署各领域改革,确保改革取向协同一致、推进协同高效。同时,找准契合宁波实际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提纲挈领谋划了12项引领性改革,力求纲举目张、以点带面。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确保改革蹄疾步稳。同时,以改革为动力,夯实系统安全、源头安全、本质安全、全面安全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安全、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同时,着力用改革的方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推进制度管党、依规治党。同时,健全改革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是宁波的特色,请问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巩固放大这方面的优势?

  曹敬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习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下步,我们将通过“1项制度、2个平台、3大要素”,进一步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充分发挥宁波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快打造服务一流、评价一流、口碑一流的营商环境最优市。

  用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平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构建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金融方面,健全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促进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土地方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全力保障民间投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人才方面,完善“通则+专项+定制”人才政策体系,加大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更好满足企业需求。

  开放型经济方面,下步将围绕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整体优化陆海统筹、内外一体、高效畅通的高水平开放布局。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深化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改革,加快打造空铁一体宁波枢纽,完善高端港航服务业发展机制,健全“四港”联动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陆海空网高效协同的互联互通网络。

  迭代实施外贸实力效益行动,加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大力培育新型离岸贸易、绿色贸易。

  做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浙江日报记者:市委《实施意见》提出12项引领性重大改革,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围绕扛起锻造硬核力量等中央和省委赋予宁波的重大使命,谋划战略性全局性的改革。比如,高水平唱好杭甬“双城记”,是殷殷嘱托的重大使命。宁波作为杭甬“双城记”重要一极,要全面落实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宁波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健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构建杭甬优势互补、错位协同、携手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协力打造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圈和世界级大湾区。

  聚焦解决宁波新的“成长的烦恼”,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谋划系统性融合性的改革。比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全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谋划提出攻坚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导向的创新联合体,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绿新高、大优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又比如,围绕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谋划提出“两个健康”集成改革,着力激发各类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应对科技变革、产业变革、绿色低碳变革等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谋划前沿性首创性的改革。比如,聚力攻坚城市数智化、新能源化、国际化转型集成改革,主要是探索构建面向未来的基础技术、基础设施、基础制度、基础标准体系等,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谋划标志性突破性的改革。比如,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谋划攻坚共同富裕集成改革,着力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公共服务提质量、促均衡,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澎湃新闻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请问宁波接下来将如何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曹敬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宁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甬江科创区,完善以甬江实验室为龙头的实验室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今年1—7月,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1%,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下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全会部署,统筹传统产业提升和“高精尖”产业布局,构建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进一批创新性、深层次、系统性改革。

  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攀升”,抓好制造业强链补链,发展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巩固提升绿色石化、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向新发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之城建设,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推动未来产业“向前而行”,布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新赛道新领域,构建未来产业政策体系,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提升科创策源能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着力建强“三支队伍”,实施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新型制的宁波路径。构建场景驱动模式,探索打造未来技术、未来产品的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平台,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创设多业态应用场景。

  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资金、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健全科技金融创新体制,加强对科技企业全链条、全周期金融服务,推动创业投资基金、政策性引导基金联动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完善“通用+智算+超算”多元算力体系。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挖掘先进制造、港航物流等领域特色数据资源,构建更具活力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生态。

  凤凰网记者:近年来,宁波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方面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请问下步宁波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曹敬之:近年来,我市纵深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共享,在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上取得了扎实成效。下步,我们将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强对公共服务需求的预测分析,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精准匹配水平。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跟踪、评估、迭代机制,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打造更加普惠优享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医学高峰”计划,高标准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布局优化、能力提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做专做强养老机构,迭代升级机构、社区、家庭融合的“家门口”养老模式。持续组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宁波日报记者:这次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举措,并明确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市委改革办作为全市改革攻坚的牵头单位,下步在抓落实上有哪些考虑?

  刘兴景:下步,市委改革办在牵头抓好各方面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上,将在3方面聚焦发力:

  认真贯彻《实施意见》,会同7个专项小组、市级有关单位,优化完善重点改革项目清单,编制7个专项领域改革攻坚方案,细化各条线各部门承接落实事项颗粒度,明确主要目标、改革举措、时限要求、责任单位等,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

  对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完善重大改革评价体系,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充分挖掘各地各部门改革典型经验做法,加强复制推广,推动“一地创新、全域共享”。

  原标题《激扬“实干”的澎湃力量,昂扬“先行”的奋进姿态!宁波市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