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0 23:48:18 浏览:
2017年7月12日,世界首个系泊链国际标准 ISO 20438《船舶与海洋技术——系泊链》正式出版发布。该标准的发布是中国企业在海工配套装备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意味着全球系泊链设计和生产都将执行中国企业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亚星锚链在系泊链制造和技术研发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项国际标准,由中国人自己主导编制,于2015年立项,2016年12月以100%赞成率通过国际标准草案(DIS)投票,并跳过最终国际标准版草案,获得各国专家的一致认同。这一突破,正是中国锚链自主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最新注脚。
而作为领头羊的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从当初一个村办小铁匠铺,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锚链生产出口企业;当初围绕内河船的小铁链敲敲打打,如今设计生产系泊链代表了世界领先水平……亚星锚链用20多年的时间,书写了一部精彩的时代传奇。
亚星锚链的发展史是中国锚链发展进程的缩影。回望亚星锚链的成长历程,既充满了艰辛,充满了挑战,更让人看到迎接挑战的决心,看到志存高远的信心,看到不断创新的恒心。
二十几年前,亚星锚链只是个村办小铁匠铺。如今,亚星锚链已是世界最大的锚链制造企业,同时成为世界领先、全国唯一的高端海洋系泊链产品生产制造商。
据亚星锚链官网报道,作为负责人,二十几年前的陶安祥有个强烈期盼:拥有一条像国有企业一样的机械化生产线。但因为缺钱,这个愿望一直难以变现。直到1994年,亚星拥有了第一条生产线,企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从此发生重大改变。1999年,完成了企业改制后的亚星锚链,迸发出空前的创新和发展活力。
如今,作为亚星锚链的董事长,陶安祥又确立新的奋斗方向:把中国锚链打造成为世界系泊链产业的领跑者,在高端海工行业绽放光彩。
系泊链是一种将海洋结构件固定在其作业位置的设备,也是海上系泊链定位系泊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系泊链的生产制造,亚星锚链无疑是个后来者。当亚星还是手工作坊时,日本、瑞典、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发海洋石油平台使用的系泊链产品。作为海洋石油勘探、采集固定装置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装备,系泊链的性能和可靠性也不断升级,成为一种充满科技含量并且具有一定行业门槛的新型海工配套装备。
30年来,国外企业在这个产品上的市场垄断地位一直没有打破。国外一些持有偏见的锚链制造专家甚至断言,中国人“上得了天,下不了海”,不可能开发出具有如此高难度技术要求的海洋石油平台用系泊链,能满足抗风浪、抗腐蚀、抗冲击、抗变形、抗断裂、抗疲劳等要求。
但是,坐稳了全球船用锚链龙头宝座的亚星锚链,就是不信这个邪。2004年起,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技术开发,上马系泊链制造专用机组,并采用国际领先的锚链制造技术确保研发产品质量。一年时间不到,石油平台系泊链就在钢花四溅的机组设备中“诞生”,专家评定其质量、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05年,公司开发的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产品收到美国API总部质量体系认可证书。当年,一批石油系泊链产品出口到新加坡,一举创造中国人生产系泊链的神话。
目前,中国亚星锚链在生产、销售和出口方面,连续多年名列国内同行第一,年产量近30万吨,占全世界产量50%以上,产品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业艰苦,中国村办企业脱胎换骨的历程更加非同寻常。陶安祥说,亚星锚链的船用锚链生产是从买标准开始的,几十年的发展,凭借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船用锚链终于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
进军海洋系泊链产业,给亚星锚链业务发展带来重大转折。企业决策层敏锐意识到,随着石油开采从陆上向浅海、再由浅海向深海拓展,深海采油技术装备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这也给了系泊链产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来自亚星锚链官网报道,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船舶制造进入了相对稳定期,但在手订单萎缩明显。很多国家都将重点转向海工产品,今年以来全球海工装备订单出现井喷局面,到2月中旬订单已超过120亿美元,与2010年全年总量持平。同时,海洋工程产业列入我国“十二五”新兴产业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海工投资将达2500—3000亿元。海洋工程预计将在近几年迅速发展。
海工产品的技术要求非同一般。历史上海洋钻井平台出现多起重大事故,一个重要原因是钻井平台没有抵挡住狂风巨浪的冲击。2006年,中海油的石油钻井平台受台风影响发生了系泊链断裂事件(原欧洲制造),如果从欧洲找原生产厂家更换,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而中国人只用4个月就给中海油重新更换,使其提前数月恢复生产,为国家挽回损失数十亿元。这件事,让亚星锚链赢得了国内海洋石油开采业众多企业的信赖,也更加坚定了中国人研发制造世界最好的系泊链的信心。
专家介绍,目前系泊链按照机械性能可分为R3、R3S、R4、R4S、R5等几个等级。长期以来,海洋系泊链生产只有美国的R3标准,中国亚星锚链这匹“黑马”杀入系泊链行业,首先打破的就是R3的国外垄断。随着海洋石油开采由浅海200米深度向3000米以上更深海域发展,用户对海洋系泊链的规格、强度有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而主要适合于浅海作业的海洋石油平台的R3系泊链难以满足。亚星锚链及时调整,盯住大规格、高强度的R4级海洋系泊链和超高强度的R5级海洋系泊链,边攻关研发,边制定相关标准。
作为世界锚链行业的一座高峰,R5系泊链的研发生产对于中国锚链企业而言困难不言而喻:制造R5系泊链的专业原材料,国内尚处于空白;超高强度钢的焊接和热处理工艺,欧美国家亦处于研究阶段。
当“海洋石油981”项目组将锚链设计参数提供给亚星锚链的时候,亚星锚链做出了攻关承诺,投入数千万元进行自主研发。国内七家高校与研究机构也参与其中,上海大学承担氢脆拉伸试验,宝钢钢铁研究所提供锚链材料研究……最终亚星锚链成功研制出该产品。
科技在进步,全球海洋开采业在发展。把脉全球陆上石油开采逐渐向海上转移的趋势,亚星锚链又领先一步,把超高强度低脆性断裂敏感R6系泊链作为下一步主攻目标。
R6系泊链是继R5系泊链后重点研发的第五代高新技术产品,代表了当今系泊链行业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是“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储备库”——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研发重点,也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关键配套设备。
近年来,以亚星为代表的中国锚链一直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标准化工作,参与国际联合工业研发项目,掌握国际最新动态,为世界首个系泊链国际标准ISO 20438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中国船舶报报道,该标准的召集人、亚星锚链副总经理张卫新表示,通过该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实现了系泊链行业中一些常用非标产品的标准化,通过标准将设计和尺寸固化,可以大大减少此类产品的认可费用,并有效提高系泊系统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系泊链行业突破标准壁垒,将对提升我国系泊链行业的制造技术和研发能力、扩大中国系泊链出口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该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将进一步规范系泊链在全球范围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为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受船舶行业低迷等影响,锚链行业迎来低谷期,亚星锚链坚持走质量为本、科技创新之路。
亚星人专注拓展自主品牌产品领域,加强研发创新、淘汰落后工艺、节能减排生产,年节约成本约4000万元,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海工系泊链等多种产品;围绕“打造世界海工系泊链产品王国,做全球行业第一”的目标,该公司不断延伸产品产业链条,努力打响“亚星”品牌,抢占海工系泊链高端市场。通过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并积极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接洽,该公司顺利通过了壳牌公司、道达尔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大型石油企业的合格供货方资质审查,成功敲开了全球高端系泊链产品市场的大门。目前公司运营平稳,力争化挑战为机遇,应对市场变化。
此外,亚星锚链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做到“产品换代节节相连、创新发展环环相扣、转型升级步步为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性能优越的新产品,从被动满足客户需求转变为主动参与设计,主导了行业话语权。截至目前,亚星锚链已参与修订国内外多家船级社规范,并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
通过参与制定系泊链国际标准ISO 20438,亚星锚链将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一方面,将参与上游材料研发,推动我国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将推动下游结构设计,打破我国海洋工程重大装备领域的国外企业在垄断,为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促进合作共赢。该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将有力促使中国人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国际市场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随着亚星系泊链国际标准ISO 20438的制定,中国锚链业迎来的不只是又一个黄金发展期,还将为开创全世界深海勘探钻井新阶段立下赫赫战功。
当今全球市场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标准的竞争。标准对于中国装备、技术、产品走出去的意义不言而喻。船舶产业向来是具有高国际化程度的产业,标准在协调产业链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参与标准的制定获得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已是世界航运和船舶产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特别是在工业/技术标准的制订方面,很多国家已经将其视作与技术研发同步的重要创新环节。
曾几何时,我国的海工装备、产品走出去了,但是标准采用的是别人的,还是会受制于人,要改造自己的技术去适应他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还需要给国外标准“打工”,占据的是产业链分工的低端。这种弱势和尴尬的背后,是“中国造”世界标准的缺失,就如早春的杨柳——远看葱茏近却无,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巨大,成为行业发展的羁绊。
如今,世界首个系泊链国际标准ISO 20438《船舶与海洋技术——系泊链》正式出版发布,虽然只是我国企业在海工装备标准制定方面征服世界的一小步,但足以令人鼓舞——在系泊链方面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终于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对企业而言,也能真正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未来,通过推广国际标准,有望扭转目前我国船舶工业“重生产、轻标准”现象。同时,也可配合国家船舶高技术研发项目,引导行业将船舶领域优势、特色科技成果同步转化为国际标准,解决“有技术、无市场”问题,促进中国船舶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